黄群毕 天等县中医医院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种重要替代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排除体内多余的毒素和水分,维持生命活动。然而,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血透患者的饮食原则应当严格遵循“三高四低”的准则。“三高”分别是高热量、高维生素以及高优质蛋白,“四低”是低盐、低钾、低磷、低脂肪及水分。
热量控制:长期进行血透的患者需要保持高热量的饮食。这是因为,只有当能量摄入充足时,身体才能够有效地利用所摄入的蛋白质,并确保有足够的营养储备。反之,如果热量摄入不足,体内的蛋白质将被分解以提供能量,不仅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还会增加毒素的产生。然而,热量的补充也并非越多越好,过度摄入热量可能导致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建议每天摄入的热量为每公斤体重35KCAL(千卡路里),但这一数值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如过度消瘦或肥胖的患者,热量摄入应适量增减。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患者在选择食物时,应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类食物为主,同时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特别是动物性脂肪,以降低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高维生素:维持性血透患者容易出现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B和C。为补充维生素,可以适当增加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苹果、青椒,但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100mg。
高优质蛋白:为了弥补透析过程中蛋白质的丢失并维持氮平衡,血透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保证在每公斤体重1.2克左右。而在这些蛋白质来源中,至少应有50%来自优质的动物蛋白,如鲜奶、鸡蛋、瘦肉、鸡肉、鱼类和牛肉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因此更容易被人体利用来合成蛋白质,同时产生的代谢废物也相对较少。相比之下,植物蛋白,如米、面、豆类和蔬菜中的蛋白,所含必需氨基酸较少,因此不建议过多摄入。血透患者在选择蛋白质来源时应优先考虑动物蛋白,以确保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
低盐:大多数血透患者尿量减少或无尿,摄入过多盐分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可能引发水肿和心衰。因此,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3~5克以内。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尝试少量放盐或使用低盐调味品,同时避免食用咸菜、咸鸭蛋、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低钾:对于血透患者来说,血钾容易升高,而高血钾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跳骤停。一般来说,每日钾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2.5克为宜。慎食含钾高的食物,比如橘类、葡萄、香蕉、榨汁饮料、香菇、海菜,还有花生、胡桃、可可豆等。为了降低饮食中的钾含量,可以将绿叶蔬菜浸泡半小时以上,且不能喝汤汁;根茎类蔬菜要去皮,切成薄片并浸水后再煮。
低磷:磷含量过高会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代谢性骨病等危险情况。每日磷的摄入量宜保持在800~1000毫克之间。血透患者务必控制磷的摄入,减少食用高磷食物,像蛋黄、坚果、巧克力等。在选择食物时,可查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以便知晓磷的含量。
365站群低脂: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会加快血管硬化速度,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血透患者应选择低脂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建议多食用鱼类、禽类、瘦肉等低脂蛋白质来源,少食肥肉和动物内脏。烹饪时采用蒸、煮、炖等方式,减少油脂的摄入量。
水分摄入:透析患者要避免摄取过多水分,需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保护心脏功能。一天的水分摄入量应为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至700毫升的水。
在饮食管理的道路上,患者并非孤军奋战。医生、护士、营养师以及家人和朋友都是患者坚强的后盾。通过共同努力,血透患者遵循健康饮食规律,也能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