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医讯交流厅 > 医学交流厅 >

医讯平台 中药与肠道菌群


发布日期:2025-01-15 09:01    点击次数:92

中药大多以口服形式进入人体消化道,与肠道菌群产生密切的接触关系,必然对肠道菌群产生直接影响。现代研究表明,中药与肠道菌群可能存在三种相互作用模式: 中药通过肠道菌群的代谢作用来影响生物利用度和增加或减少功效;中药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帮助有益菌、遏制致病菌,阻止细菌易位等;肠道微生物促进治疗性发酵产物的合成,如合成短链脂肪酸。此外,肠道微生物会增加几种中药的毒性,如拟杆菌将苦杏仁苷水解为氢氰酸,从而导致中毒。

因此,中药的治疗效果与肠道菌群有紧密联系。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直接调整肠道微生态结构而发挥治疗作用,或通过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而影响其吸收、分布、代谢等环节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图片

有研究表明,中药通过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和抑制病菌的繁殖,从而起到维持胃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中药在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时,不仅调节肠道菌群的数量,还可以同时增加和保护益生菌种类,抑制和减少致病菌,调整菌群平衡,保护肠道黏膜屏障,有效阻止肠道菌群移位,防止疾病蔓延。

中药复杂成分经菌群代谢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或可直接作用于相关效应细胞产生相应药理药效作用,对药物生物利用度、药物作用靶点和部位、作用机制研究及新药研发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站群论坛

比如:中药大黄复方灌肠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巩固肠道黏膜屏障,减少内毒素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口服小檗碱能选择性地富集产短链脂肪酸的菌群,增加肠道中短链脂肪酸的产量,以此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姜黄素能够逆转由于卵巢切除所导致的肠道菌群结构及分布的紊乱;白藜芦醇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增加肝胆汁酸的合成、降低氧化三甲胺的水平,继而发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

图片

365站群VIP

有研究表明火麻仁油具有调节盲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提高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属的水平作用,可以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益智仁、当归、制首乌等能显著促进嗜酸乳杆菌的增殖;枸杞子、丹参可以显著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肉苁蓉除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也有促进作用外,还对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肠道菌群和中药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中药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代谢的能力,肠道菌群亦可将中药化合物代谢成不同活性的产物。肠道微生物与中药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中药是发挥治疗或毒性作用、疗效增强或减弱,影响着中药的药理毒理和治疗效果。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