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网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2月18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从雨水开始,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逐渐增多,气候渐暖却仍带寒湿,中医认为此时需“健脾祛湿、疏肝养阳”,以顺应春生之气。
雨水节气食两道家常菜
春笋炒肉丝
[食材]
枸杞子、春笋、猪瘦肉、花生油、料酒、白糖、酱油等。
[制作方法]
将猪瘦肉、春笋洗净切成丝,炒锅上火,放入花生油烧热,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炒,下料酒、白糖、酱油、食盐、味精翻炒均匀,微沸淋入麻油,加入枸杞子即成。
[功效]
春笋炒肉丝具有补肝益肾、健脾润燥的功效。春笋性寒甘淡,能清热化痰、利水消滞,搭配补益肝肾的枸杞子和滋阴润燥的猪瘦肉,共同调养脾胃、助消化、滋补气血。此菜适合春季食用,能改善肝肾不足及脾胃虚弱。
365站群雨水青丝烙
[食材]
面粉、青萝卜、芥菜、白芷、小葱、鸡蛋、胡椒粉等。
[制作方法]
萝卜和芥菜切丝后加盐杀水,加入小葱、面粉和鸡蛋,放胡椒粉、十三香调味,团成小饼。锅中热油,加白芷煎香,将饼烙至成熟即可。
[功效]
雨水青丝烙以健脾祛湿为主,青萝卜理气消食、利湿除胀,芥菜温中散寒、助运化湿邪,共同健脾助胃,改善脾虚湿困。面粉适量可益气养胃,配合萝卜、芥菜,有助于温润脾胃、促进消化。整体而言,此方温中健脾、理气化湿,尤其适合雨水时节寒湿较重、脾胃功能偏弱、易感乏力困倦或脘腹不适者食用。
雨水养生品两款茶饮
薏仁玫瑰茶:健脾祛湿疏肝解郁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玫瑰:“甘辛温。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玫瑰具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之效;薏苡仁味甘微寒,《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可“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是健脾祛湿佳品。两者搭配,温凉调和,不仅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还能调畅情志、身心和谐。
黄芪桂圆茶:补脾扶正益心安神
《雷公炮制药性解》载黄芪:“味甘,性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外固表虚盗汗,腠理充盈。”《本草纲目》更称黄芪“为补药之长”,可培补肺脾之气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桂圆又名龙眼肉,《神农本草经》载其:“味甘,平。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能养血安神、补益心脾。二者相配,助益气扶正,抵御“倒春寒”,又能养心安神,化解春困带来的不适。若体寒明显,可加生姜2片温中散寒。
雨水节气,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邹姹姹、李纪新)
雨水时节,怎么做有利于健脾除湿?
雨水节气如何防湿寒?
雨水时节,如何通过艾灸养生?
如何帮助头部保暖?“春捂”怎么“捂头”?
……
一年有四时变化,有24个节气的更替,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气候,这些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系列,是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知名中医专家,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通过防病调理、饮食养生、运动按摩等,调整人体节律,平衡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应,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想了解更多雨水养生知识,请点击查看《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雨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