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睡觉,能补心气(睡觉不好,是心力不足,回心血量不够)
临床上很多人睡不着,不是因为他们精力旺盛,而是因为他们的神不归他们自己管着了,思绪一直在想,东想想西想想,越想越睡不着,不是因为未来的事情焦虑,就是因为某些事情担忧恐惧,还有想着以前的事情懊悔愤怒的。
这样一来,暗耗心血,因为只要你想,就代表着你动“心”了,你看看“想”这个字的底部是什么?是不是心?
所以啊,只要有成人有睡眠问题,别听什么肾虚,气虚,这虚,那虚的,全部都是一个原因:心力不足了。
心力不足有两个麻烦:
365站群一是把血液推动到全身的力量不足了,很多女性手脚冰凉,就算夏天也是手脚冰凉,这不是血虚,而是气虚,心气虚,心气即心力的一种。
二是把血液收回来的力量不足了,即西医说的心脏回血能力下降,这种情况就特别容易造成心肌缺血。单纯用中医补血可能没用,效果不好,因为是心力的问题。
在临床上,有很多60多岁的女病患,她们仿佛因为时代原因,出奇一致的都是“操不完的心”,仿佛和她有关系的每个家人,她们都要担忧“操心”,其实,现实能出力帮到的忙很少,所以也很自责,这就是她们心力的“双重消耗”。
一方面是操心,消耗心力;另一方面是自责内耗,即在心里面自己和自己对话,同样消耗心力,这一方面可能比单纯操心更要耗费心力。
时间久了,就有心肌缺血了。
这类女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争强好胜,好胜心强,比较喜欢攀比,通过攀比的胜利,满足内心的虚荣心,即所谓的面子,这可能和原生家庭有关。
2.追求完美。秉着“要不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为原则,无情压榨自己和周边的人。
3.强势。她们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然就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个属于不成熟,成熟是什么?成熟意味着接受“现实的各个情况”。你观察小孩子,是不是不满足他们,他们同样是哭呀、闹呀?没上吊是因为他们太小,弄不成,也没这个自杀威胁别人的概念。不过哭闹就已经让人很头疼了。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4.想法偏面,认知低下。这个我和很多病人说过,气血不足,人体生病,还是心力不足,心力不足,人就容易钻牛角尖、认死理,很难改变,也不愿意主动学习,只能从自己片面的认知中提取解决办法。
5.过度操别人心。这个本质上属于上面强势的范畴。即老百姓说,管的太宽了,就连孩子说什么、做什么,也必须管着。老人生病了、住院了,必须管着,可能这是家庭原因,也可能是时代原因。总之,想把周围一切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的全部操心到。
回到上面睡觉这个问题上,看似是失眠,其实就是心气不足了,把上面这几点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先改掉,再养心气,晚上心气足了,能把散出去的血收回来了,自然就能睡着了。
中医讲,睡觉,即阳入于阴,回收之血要大于耗散之气,所以晚上少看兴奋的、刺激的、狂喜狂笑、兴奋的,这都属于耗散之气。
而泡脚则是养阴,打坐、冥想、听轻音乐都属于养阴,收敛神气和阴血,回到心脏里。
失眠、多虑之人,就是因为收放心神无力了,心气不足了,仲景桂枝汤,专门针对此证,其实为什么桂枝汤是群方之首啊,就是能解决心力不足导致的所有问题,而一切问题,不过是心力不足导致的。
【彩蛋】我们简单了解下桂枝汤:
桂枝汤,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组成: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大枣(切)各9g,甘草(炙)6g。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服取微汗)
本方证为风寒伤人肌表,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所致。治疗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主。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故为君药(这里温的是心阳,产生心气,桂枝可激发心阳)。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营里。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