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蓄,津液不行,非热痞也,与五苓散,发汗散水则愈。一方:忍之一日,乃愈者。不饮水者,外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而痞亦愈也。
柯琴《伤寒论注》:与泻心汤,而痞不除,必心下有水气故耳。其症必兼燥烦而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入心而逐水气,则痞自除矣。
尤怡《伤寒贯珠集》:下后成痞,与泻心汤,于法为当矣。乃痞不解,而其人口燥烦渴,小便不利者,此非痞也,乃热邪与水畜而不行也。水畜不行,则土失其润,而口燥烦渴,下迷其道,而小便不利,泻心汤不中与矣。五苓散,散水泄热,使小便利,则痞与烦渴俱止耳。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水火不交,其作痞固也,而土气不能转运者,亦因而作痞。太阳之本寒也,伤寒中风,但见恶寒之本病,不见发热之标病,汗之宜慎,而下更非所宜。医者不知其病止在本,汗后复以承气之类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欲泄其阳痞,而痞竟不解。所以然者,汗伤中焦之汁,下伤中宫之气,脾虚故也。脾虚不能上升而布津液,则其人渴而口中燥,烦,肺虚不能下行而调水道,则其人小便或短赤或癃闭而不利也,以五苓散主之。
上节言水火不交而成痞,此言土不灌溉而亦成痞也。
黄元御《伤寒悬解》:本以攻下之,故得心下痞证,是宜服泻心。乃与泻心汤,而痞不解,其人土湿水停,口渴心烦,小便不利者,宜五苓散,泄水燥土,以利小便,土燥则中气转运,浊降清升,痞硬自消也。
痞证必兼下利,上章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利小便之法,五苓散是也。五苓痞证与下利兼医,此但言痞而不言下利者,省文也。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此言土气不升而为燥痞之证也。以因也,本因下之,则中土内虚,故心下痞。与泻心汤,以治心下之邪,则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乃津液不升,由于土气之不能游溢于上、通调于下也。五苓散主之,泽泻、猪苓、白术主助地气上升,桂枝、茯苓归伏心气,主助天气下降,地水火不交而成痞,交则津液通而为泰矣。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泻心汤者,本所以治虚热之气痞也。治痞而痞不解,则非气聚之痞可知矣。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津液涩而不行,伏饮停而凝聚,内热甚而水结也。五苓散者,润津液而滋燥渴,导水饮而荡结热,所以又得为消痞满之一治也。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泻心诸方,开结荡热益虚,可谓具备,然其治法,实在上中二焦,亦有痞在上焦,而治在下焦者,斯又不同其法也。若痞之来路虽同,而口渴燥烦,小便不利,目今之证如此,则知下后胃虚,以致水饮内畜,津液不行,痞无去路,非结热也。五苓散主之,使浊饮出下窍,而清阳之在上焦者,自无阻留矣。况五苓散宣通气化,兼行表里之邪,心邪不必从心泻,而从小肠泻,又其法也。
吴谦《医宗金鉴》:本以下之早,故成心下痞。如系结热成实之痞,则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寒攻之法也;如系外寒内热之痞,则宜附子泻心汤,温攻之法也;如系虚热水气之痞,则宜生姜泻心汤,散饮之法也;如系虚热而呕之痞,则宜半夏泻心汤,折逆之法也;如系虚热益甚之痞,则宜甘草泻心汤,缓急之法也。今以诸泻心汤,审证与之,而痞不解,则当审其人。若渴而口燥,心烦小便不利者,非辨证不明,药力之不及也,盖水饮内蓄,津液不行,故痞病不解耳。宜五苓散外发内利,汗出小便利则愈,于此可类推矣。
喻嘉言《尚论篇》:泻心诸方,开结、荡热、益虚,可谓具备。乃服之而痞不解,更加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前第入条五苓两解表里之法正当主用。盖其功擅润津滋燥,导饮荡热,所以亦得为消痞满之良治也。
王丙《伤寒论注》:误下作痞,属半夏泻心证,痞不解者,火虽降而水未升,故渴而燥烦也。小便不利,膀胱水蓄也,乘其渴与五苓散,汗出而水道通矣。忍之一日乃愈者,燥渴必思凉水,不与水则阳气亦能自达,仍得微汗而痞愈也。
邵仙根《伤寒指掌》邵评:下后成痞,与泻心汤而痞不解,心下有水气,饮邪内蓄,热结膀胱,气不输化,因反上逆,故见渴而燥烦,小便不利等证,与五苓散利水泄热,使小便利,则痞与消渴俱止矣。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上节论水火不交而成痞,此论土不能灌溉而亦成痞也。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当解,若不解者,中土虚也,虚者则津液不能上升而布散,故其人渴而口燥烦;不能下行而通调水道,故小便不利。宜用五苓散助脾土以转输。火上水下,而土居其中,火欲下交,水欲上济,必由于中土,故中土和而上下始交,欲交水火者,求之中土可矣,此东垣《脾胃论》之所以作也。
黄宝臣《伤寒辨证集解》:本来以误下之故而致心下痞,宜与泻心汤以开其痞矣。及与泻心汤而痞竟不解者,非用药之失当,即辨证之未清也。细审之,觉其人渴而口燥心烦小便不利者,知非痞证,乃以误下伤其脾中之阳,不能转输津液,通调水道,致水饮内蓄,不得下泄,上凌于心下,有似痞耳。当以利水为急,与五苓散主之,专利其水,不治痞而痞自解,此消痞之又一法也。
高学山《伤寒尚论辨似》:痞者,上虚下实,故以下侵上,泻心者,益上以排其下也。益上排下而不解,则渴而燥烦,小便不利,为水气上逆致痞,不若泄下以宽其上矣。何则?阴气可排而下,使安其位,而水为有形之物,其上逆之气,即使因排而暂下,而气之出于水者,片时仍复如故也,故主五苓。
章楠《伤寒论本旨》:本以误下,邪陷成痞,与泻心汤,必当愈也,今痞不解,又渴而燥烦,似乎热邪痞结,当用大黄泻心,独其小便不利,则知由停饮遏其邪热,故痞不解,而津气不升,故口燥烦渴也。当用五苓散化气行水,水行气达,则痞消而津升,燥烦自止矣。
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痞是水火虚气,然亦有单水痞之实证,十枣汤是也,又有单水痞之虚证,五苓散是也。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太阳病下之,因作痞者亦其常,除却泻心证无别故也。若与泻心汤痞不解,则有别故矣,况痞证不渴而其人独渴平。彼转属阳明但心下痞,病人才但渴耳,乃非但阳明病之痞,又非但太阳病之痞。本有太阳病而若无,本无阳明病而似有,是未变其本者半,泻心汤故尚可行;已变其本者半,泻心汤故未中与也,即与之无如痞不解何也。不宁唯是,下药陷太阳于阳明之下,阳明反居太阳之上,太阳必为燥气所不容,于是其人燥。阳气入则胃不和也,胃不和则阳愈郁,于是其人烦。燥渴烦亦渴,其人方引水自救之不暇,何暇听命于泻心乎?特一水不能和二气,觉与饮不独胃燥烦,而口燥烦,征诸小便不利,水精不行可知。救法穷斯五苓出,阳明但渴且曰宜五苓,况非但见一证乎?五苓散主之,此以水更新两阳之捷法,服五苓有多饮暖水之例,本证患水少,不同患水多之十枣证,与生姜泻心证也。然则不以五苓为后盾,岂非泻心汤与下药分谤耶,其人非痞益甚也。汤药犹留于心下,将为其人效灵而未已也,得小便利则痞解矣。何以心下不硬耶?又足征阳明软禁在心下,太阳沉埋在心下之下,太阳且不硬,阳明硬乎哉?无太阳柴胡证,太阳不硬而后阳明硬,有太阳泻心证,阳明虽痞无非太阳痞,阳明本非硬,本非痞故也。
刘世祯《伤寒杂病论义疏》:此亦示水结成痞之证。本以下之,故心下,误下成痞,证象热结,乃与泻心汤而痞仍不解,得黄芩清热之剂,转渴而口燥心烦,此证大宜参究。细审其小便不利,因知痞结不解,实由水道不行,非缘泻心之误。水蓄气陷,津不上输,但进苦寒,转生燥化。脉象必浮而按之弦滑。宜用五苓散法,转中府以化膀胱之气,决渎通调则水精四布,复多饮暖水以滋胃津,痞渴燥烦,相随解矣。此病在上而取之下,又水结成痞之一变也。但凡曰泻心汤,而不冠药名者,皆指半夏泻心之剂(以本方中泻心诸法为之正例),非大黄泻心方也。由此可知同痞渴燥烦,证相既非一因,施治尤无定法,非通见病之源,难期肯綮之中。世之专重禁方者,盖技也去道远矣(今西学之每一病专求一特效药者,与古之重禁方者无异。本证若小便利者则下无阻塞,与半夏泻心自愈;热多者可用小陷胸汤,非五苓所主治也)。
曹颖甫《伤寒发微》:本以误下成痞而用泻心汤,设为标热结于心下,太阳寒水,初不与之俱陷,则但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一下而痞解矣。或同为标热成痞而微见恶寒汗出之真阳外脱,则加附子一枚,兼收外脱之阳,而痞亦解矣。然卒不解者,此时论治,正需详辨其本原。若便以渴而口燥,误认为阳明实证热,正恐硝、黄、朴、枳,伤无病之肠胃,而正气益虚。即明知非阳明内实,而漫投人参白虎以解渴而止燥,要惟小便自利者,方可决为下后液亏而用之无疚。设其人小便不利,则为太阳本气郁陷,标热上结,本寒下阻不去,其水则阴液不升。阴液不升则阳热之结于心下者不降。然则仲师主以五苓散,实为探本穷原之治,所谓牵一发而全身俱动也。不然,五苓散利小溲之药耳,即多饮暖水发汗,亦第为发汗之药耳,安在其能消痞乎!五苓散消痞功用如此,历来注家多不解。
冉雪峰《冉注伤寒论》:此条不在五泻心汤内,为痞的变证,故用疗痞的变法,即与泻心,痞亦不解。缘太阳本寒标热。不化热则化水,故前陷胸栏,和此泻心栏,均插有水气一条。水已成主十枣,水渐停主五苓,痞证气化郁窒不通,气不化水,水最易停,水既停则气愈窒,痞证或转为结证。五苓证或转为十枣证。凡此均一气传化,一病传化。此条条文本以下之五字,疑衍文,上两条均以心下痞开始,则此条亦为心下痞开始。可类推。结痞多由下早来。前已再四诠说此条无再释之必要,存疑仍旧。附辨于此,曰心下痞。明其病的机窍在心,与诸泻心当解。不解。其中必另有问题存在。痞无渴证,即欲饮亦不渴,乃其人渴。不惟渴,而且燥渴,不推燥渴,而且渴而燥烦,表示渴到极点。又加小便不利;明系气滞水停,水滞津停,不是火病,而是水痞;其重心不在上而在下,不在热而在水。五泻心由上转下之功穷,五苓散由下转上之功乃显。同是治痞,机窍各有不同,此条借用五苓,恰恰适合。若专为此条设立者。下早成痞,痞成又下,中伤可知,故用白术调中,肉桂化气,代心君通聘报使,作交肾的先导。本条气不化,用桂气化则水行。本条原兼热;用桂水行则热去,二苓一起阴气,一濡阴液,不徒以渗利见长,妙在用泽泻之多,一茎直上,清升而泽。金鉴释此方外发内利,汗出,小便利则愈。在前太阳中篇五苓散本条,原具此项功能;但用释本条,于病情反多隔阂。痞纯在里,又偏于下,决无先汗出之机势,痞解气化,小便利后自汗出,容或有之。但须云小便利。汗出。不得云汗出,小便利。学者参透此关,庶对本条病理,和病理与药理化合之真相,方更有进一步的体会。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误下太阳,热陷而成痞,则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对证之药。服汤痞不解,且其人渴而小便不利,则是因泌尿障碍而胃中停水,非气痞矣,故主五苓。此条语气,似记临床事实,夫以仲景之圣,犹有投药不中病而易方者,医事之难如此。“一方”以下九字,系后人校勘之语。小便不利者,不服五苓,殆难自愈。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太阳标热而本寒,其本愈寒,其标愈热,通阳外越非表证也。汗之当然不解,且不易作汗。热不解而下之,胃阳一虚,不能承领不振之心阳,以下济肾阳,当然于心下之膈而成痞,以横膈膜当胃之上口也。肾阳虚,不能熏蒸膀胱之水,化气上行,气不上则水不下,自然小便不利,与西医所谓泌尿器官障碍者不同。胃阳虚不能散水,自脾阳败不能输津无津上膈则胸烦,无津入口则口燥,惟烦与燥,所以也。人身排泄机关有三,汗与尿居其二,汗尿不利而饮水多,满必溢,脾又无阳,必出大便,肝脏又以失心肺之养,挟寒水大其疏泄,虚寒洞泻之证成矣。故不用泻心汤而主五苓散。白术燥能健胃,润能生津,香能舒脾,桂枝助心阳以生血,引心血下隔以暖胃,引心血温肾以蒸水,苓、泽渗湿行水,通利三焦,气上水下,燥烦除,痞满去,小便利而渴止。此心下痞之变证,泻心汤之变局。天彭认为单水痞之虚证者以此。《今释》者因不用泻心汤,指为胃中停水,非痞病,亦得。然论文既标名心下痞,不必认为非痞。使读者知病脉症治,皆非一成不变。对于论文,必贯彻审究,不可率尔滑口读过。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表证而反下之,故邪内陷而为心下痞,与泻心汤而痞不解,则以其兼水也;泻心汤只解热而不化水,故与之不解而反渴,以水饮得苦寒,不能化气上润也;又复烦躁者,阳虚水动不安也:小便不利者,泌尿功能发生障碍,水停于中而不下也;当以五苓散化气利水以治之。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发于本阴,原本以下之太早,故成心下痞,前已说明矣。然亦有其他原因所致者,与泻心汤,其痞不解,当从其他原因论治。今下后心下痞,津液凝滞于中,则非泻心所能治矣。津液不输于上,故其人渴而口燥烦;津液不输于下,而小便不利者,以五苓散布散津液主之。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本以下之”四字,文义不显,故改为“太阳病”盖太阳病,发热恶寒之证,误下之,则为结胸;无热恶寒之证,误下之,则为痞也。然此痞为水痞,而非火痞,用二黄泻心,当然痞不得解。其人口中渴者,水结不得上济也。烦躁者,水结而不得滋润也。小便不利者,水结不得下注也。此为水结证,五苓健脾以输津行水,一切小便不利及痞、渴、烦躁皆解。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痞症有六经之别,病在燥金而攻君火,故不愈也。
此为燥金胃土结有气燥,而成痞满之症也。燥阳内结,水气不行,故与五苓宜通其燥气,而痞自消。
刘绍武《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
正误补缺:“心下痞”一证为多义证。服泻心汤不解,可知非泻心汤证。本证可见于桂枝人参汤证、大陷胸汤证、黄连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等。本条之心下痞为五苓散证,是水饮停留引起。参71条,大汗出后,饮水过多,形成五苓散证。本条是下后形成的五苓散证。说明证的转化是多途径的,不追求其转化过程并不影响辨证论治。临床上阴雨绵绵,环境潮湿而影响胃肠吸收功能,易出现五苓散证。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本条言心下痞由水饮而成者。下之后成心下痞,服泻心汤而痞不除,说明非泻心汤证,因小便不利,陈水不去,结于心下而为痞,新水不入,组织缺水则渴而口燥烦,正是五苓散证。
本条说明心下痞不是一味使用泻心汤就可治疗,临床上应仔细辨证,其他疾病亦是如此。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故痞者本以下之而成也,与泻心汤,则痞当解。今不解,其人渴而躁烦,小便不利,即与前71条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同义,非气聚之痞,乃水饮所作之痞,五苓散主治之证也。
五苓散亦见心下痞证,表解后亦适用五芩散,均于本条证之。盖水热并结者,不去其水,其热不去也。本证是胃停水上犯而见痞满。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有表证反被攻下,造成心下痞,给泻心汤,这条辨是说,不是痞不能解,而是他本身有水饮停蓄在下焦,泻心汤下去,不是泻心汤不解,而是他有水饮所以没解掉,这时候用五苓散把水排掉,所以五苓散证一定是病人有口渴、烦躁、小便不利,水停在下方不利,表水又回不到胃里面,停在表面上,所以造成口渴、小便不利;如果口渴、小便不利,先检查有没有肾结石或膀胱结石,都没有再问口渴不渴?有,就是五苓散证,五苓散也是消水肿的药,病人没有口渴,代表病人的肠胃津液很足。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本条论述水痞的证治,以见痞证有水火之分。“本以下之,故心下痞”,是讲痞证因于泻下而形成。若以心下痞为主证,则用相应的泻心汤本为正治之法,但服泻心汤后“痞不解”,其原因何在呢?从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分析,则知本证原为水饮内停,津液不能上承所致。“烦”作甚解,“渴而口燥烦”乃是言口渴、口干而特甚。口渴与小便不利联系起来分析,则知其为水蓄于下,气化不利,故小便不利;气不化津,津液不能输布故口燥而渴。水阻气滞,痞塞于中,气机不利,故作心下痞。其痞因水而作,所以又称“水痞”。
水痞与火痞,心下痞塞虽一,但病因及证治各异:水痞是由水邪内蓄,阻遏气机所致;火痞是由火热邪气留扰中焦所致。水痞有口燥渴,小便不利之证;火痞则多有心烦乃至吐衄。火痞治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泄热消痞已如前述;水痞则当用五苓散助气化,行津液以利小便,从而扩大了五苓散的治疗范围,对痞证的辨证施治也增加了新的证型。
站群论坛在临床上如果见有小便不利而心下作痞,并见舌体胖大,苔水滑者,即当考虑“水痞”而投以五苓散。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表证误下而成的痞证,治以泻心汤,照理应当有效,但服药后痞仍不解,这就必须进一步研究是否有其他原因,因为痞证的形成,并非仅有表邪内陷热壅气滞一端,水蓄气滞,也会发生痞证,本条即是对水气停蓄致痞的辨证方法。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参考已经用过的治法,用泻心汤不效,可以证明不是邪热壅滞的痞证;再则根据病人渴而口燥烦与小便不利,是蓄水证的主证,水液不得通调于下,所以小便不利,津液不得升布于上,所以渴而口燥烦。痞因蓄水所致,只需治其蓄水,故宜五苓散温阳化气以利水,水液通调则痞自除。
此外,因蓄水往往由恣饮过多所致,所以只要限制饮水,或劝患者暂时忍渴不饮,使外水不入,则内水渐行,不服药亦可痊愈。原文后提到“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是宝贵的经验总结,不可忽视。
成注平允。方注泻心与五苓所主痞证的鉴别,也颇明确,但释蓄水致痞的病机为“内热甚”,释五苓的作用为“滋燥渴”,“荡结热”,则不够恰当。程注引心与小肠相表里的理论,来解释五苓散治痞的机理,尤其谬误,不知所谓泻心,是指泻心下之痞,心下乃部位概念,实际是指胃脘部,而不是心脏,可见不足为训。本条所论之痞,是由水邪停蓄以后,气化不得敷布而气滞的影响,不一定是水邪直接停结于心下,如果真是水结于心下,则别有方治,而不是五苓散所能治疗。所以理解本条,一方面要和邪热内陷的痞证鉴别,一方面也要和真正的水停心下鉴别。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本证是因下伤脾,以致脾不散精,而水气停蓄,故下则小便 不利,上则口燥烦渴。影响胃气不降,郁结痞塞,故心下痞。
本条的痞,虽也由下后促成,但有口燥渴、小便不利等症状,与泻心汤的痞证不同,故服泻心汤无效,应治以化气利水的五苓散。
“与泻心汤痞不解”,是假设之辞,应作夹注看。“忍之一日乃愈”,意思是说:停水轻的病人,如果能坚持不饮或少饮,使水气由小便逐渐下行,胃气得舒,亦可不药自愈。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71、72、73、74、127、156条合论】
太阳蓄水证的成因有二:一是太阳病治不得法,导致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腑,干扰了膀胱的气化功能,使膀胱气化不利,如第71、74条所述。二是在患太阳表证期间,由于太阳之气抗邪于表,膀胱气化功能则相对低下,此时如果饮水过多,不能全部气化,就会导致水液内留,继而抑制膀胱的气化功能,如第127条所述“以饮水多”。以上两种原因,皆可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从而形成太阳蓄水证。
太阳蓄水证的主症和病机:主症之一是口渴、消渴、烦渴、渴欲饮水等,皆是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所致。主症之二是小便不利、小便少,这是膀胱气化不利,排除废水的功能发生障碍的表现。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小便不利,只是小便少,并不是小便点滴不畅,尿道涩痛。主症之三是少腹苦里急,这是因为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下焦气机壅遏所致的一个自觉症状,并不是尿癃闭时的少腹鼓胀。至于心下痞,应属太阳蓄水证可能出现的一个症状,是因下窍不利,水无出路,水邪上逆,进而阻遏中焦气机的缘故。关于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则为水邪上逆,使胃气也随之上逆所致,仲景称此证为“水逆”证。脉浮或浮数,身微热,这是太阳表邪未解的表现。以上诸条描述的证候,属外有表证里有蓄水,当为表里同病的范畴。
胃中津伤证的成因:如第71条所述,太阳病发汗后,由于汗出过多,损伤津液,致胃中津液亏乏,即胃中干。胃中津伤证的主症和病机: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为其主症,这是由于阴虚则阳盛,津亏则气燥,阳盛气燥,则心神不宁而烦躁不得眠。津液亏于内,必然求助于外,这是人体的本能的需求,因此口渴欲得饮水。胃虚水停证的成因:在患太阳表证期间,正气抗邪于表,里气尤其是胃气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饮水过多,不能纳化,就可以导致水液直接停留胃脘。这就是第127条所说的“以饮水多,必心下悸”。胃虚水停证的主症和病机:和“厥阴病篇”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合参,知本证的主症有心下悸,这是水邪和胃阳相搏的表现。手足厥冷,这是水阻胃阳,使中阳不能外达于手足所致。至于口不渴和小便利,则是与太阳蓄水证相鉴别的要点。因本证尚未涉及下焦气化功能的失调,故口不渴、小便也正常。证属胃虚水停胃脘。太阳蓄水证:化气利水,兼以解表,方用五苓散。胃中津伤证:用饮水疗法,少少与饮之。胃虚水停证:温胃化饮,方用茯苓甘草汤。五苓散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以利水,通利小便,导水下行;白术助脾气之转输使水精得以四布,配茯苓,更好地起到健脾利水的作用;桂枝辛温,通阳化气又可散表邪。茯苓配桂枝,通阳化气而利水。“以白饮和”服,是便于干燥的药散吞咽;“多饮暖水”,可助药力以行津液而散表邪。本方通阳化气以利水道,外窍得通,则下窍亦利,所以说“汗出愈”。凡属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本方。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提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临床诊疗思路。病人主诉是“心下痞”,所以医生在一般情况下很容易想到使用泻心汤一类方剂治疗。但用过泻心汤以后,心下痞的症状并没有缓解,这就需要医生进一步仔细观察脉证表现,作新的辨证分析。该病人尚有“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等症,方知病人原本有太阳蓄水证的存在,进一步分析病机,可以认定该病人的“心下痞”是由于下窍不利,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所造成的,于是改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利小便。使下窍利,水邪去,中焦之围得解,气机畅达,心下痞自然缓解。应当说“心下痞”这一症状并不是太阳蓄水证中必见的主症,而仅仅可以看成是一个可能见到的副症,因为我们诊断太阳蓄水证的依据是口渴、小便不利和少腹苦里急,而不是心下痞。但对于这个病人来说,心下痞却是其最痛苦的主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一定要通过副症探病机,针对病机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效果。由于大多医院和药房不备五苓散,所以现代临床医生们常常将其改为汤剂使用。综合近年临床报道和个人体会,本方主要辨证用于以下病证的治疗:一是用于外感病病程中,由于细菌或病毒毒素的刺激,导致肾功能的障碍,症状表现为尿少,口渴,少腹不适者,也常常见到呕吐或吐水等水逆证。二是用于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性肾炎,肾性高血压,垂体性尿崩症,遗尿,输尿管结石,早期肾功能不全,肾孟肾炎、神经性尿频等属气化不利,见有小便少,口渴欲饮者。三是用于生殖系统疾病,如睾丸鞘膜积液,绝育结扎术后并发阴血肿卵巢囊肿,乳腺小叶增生,闭经,带下等见有本方证或属于本方证病机者。四是用于治疗脑积水,顽固性偏头痛,辩证属水邪阻滞者。五是用于五官科疾病,如疗中耳炎,耳聋,青光眼,过敏性鼻炎,假性近视,中心性视网膜炎等,辨证属水邪上扰清窍者。六是用于心血管疾病,用本方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椒目、石菖蒲、牛膝治疗心包积液有效,如用本方合生脉散加葶苈子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七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有用本方加黄连、车前草治疗百日咳;用本方加商陆、党参、赤芍与抗结核药同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使胸水迅速消退。在治疗其他疾病方面,有用本方加半夏治疗妊娠后饮食入口即吐者,有加减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肠性感冒、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肝硬化腹水者,都有一定效果。姜建国《伤寒论讲稿》:本条论述中焦蓄水致痞与泻心汤证的类证鉴别。下后导致的痞证,首先自然要与泻心汤,但问题是服了泻心汤痞不解,这就证明了治疗是错误的,回过头来重新辨证,才发现其人还有渴而口燥烦以及小便不利,这两个症状不属于痞证的范畴,而是水气的病变。结合心下痞,得知是水饮内停心下的蓄水证,既然不属于痞证,就不宜用泻心汤泻心消痞。用五苓散化气行水水邪祛了心下痞也就自然地消失了。
“忍之一日乃愈”,是说中焦蓄水较少较轻者,虽然心下痞满,只要能忍渴而不饮,水饮逐渐地运化,痞也可自然消失的。
【疑难解析】
水饮致痞——辨证与概念的问题:五苓散证也可以出现心下痞,这是本条给予我们最大的提示。蓄水证是三焦气化失常导致的病证,中焦停水自然包括在其中。水饮一旦停于心下,阻滞了气机,出现心下痞是很正常的。蓄水证尽管可以出现心下痞,但它只是蓄水证中的一个症状而已,而且还是一个不太常见的症状,所以你不能把这种痞叫做痞证。因为痞证的概念是明确的,一定是泻心汤治疗的心下痞,才可以叫做痞证。
本条还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见痞不治痞,符合了我们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二是蓄水证的确是水蓄三焦,而不是膀胱。假如是膀胱蓄水的话,是断断不会出现心下痞的,传统的太阳腑证的说法应该否定。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本条论述蓄水而致心下痞的证治。“本以下之,故心下痞”,是说心下痞的成因,来自于太阳病误下。“与泻心汤,痞不解”,心下痞治以泻心汤,本为正治之法,但服汤后,不解,说明此心下痞既非热痞,亦非寒热错杂之痞。其人见口燥渴,心烦,小便不利,反映有水饮内停。水蓄膀胱,气化不利,津不上承,故见口舌干燥,渴欲饮水;不能气化以行水,所以小便不利;水津不升不降而使中焦痞塞,故心下痞。此心下痞由水而生,故可称为“水痞”,其病机为水饮内停,气机壅塞,升降失常,治以五散化气行水,使小便通,气化行,升降利而痞自解。“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水蓄膀胱轻者,不饮则外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而痞证亦可愈。
《伤寒论》中有心下痞的方证包括桂枝人参汤证、十枣汤证、大柴胡汤证、五苓散证、旋覆代赭汤证以及五泻心汤证,临床需细加鉴别。
吕英《伤寒一元解》:
1.水痞关乎元气,故应参悟痞之总论,知晓源头才能有治疗策略。水痞之心下痞重在恢复“三焦水道出焉”的功能。“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太阳表证治不得法、腠理不通,水邪与热形成水热气结,影响了三焦这一元气之别使的功用,说的是水道,实际上反映的是水火两道。五苓散证既可出现渴,也可出现不渴,既可多尿又可少尿,既可多汗又可少汗,但病机一也。
2.此条在上之“渴、口燥烦”为三焦气化无力、水不上承、水少生热所致。在下膀胱气化无力,出现小便不利。
3.缘于这一认识,“桂枝、桔梗、泽泻”组药可增强三焦、厥阴、中气之功用,对治水道中火、寒二邪。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