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宁夏频道
人民网记者 穆国虎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宁夏海原县关庄乡窑儿村,位于西海固腹地,地处海原县南部,距离县城65公里,被大山环抱着。贫穷、偏僻、闭塞,让这个小山村一度沦为“深度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
窑儿村。朱波摄
“如果海原是一口锅,条件好的乡镇处在锅沿上,关庄乡窑儿村则是在锅底子上。”海原当地人用“一口锅”道尽了窑儿村的困难。2018年,窑儿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产业创新为引擎、多方协作为支撑,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由零到年收入过百万元的变化。
365建站在窑儿村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村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长。2019年至2024年,窑儿村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5367元跃升至21950元。
党建引领破局
提及窑儿村的变化,不得不提村党支部书记段国军。
今年53岁的段国军,曾开车走南闯北干过运输业,也在乡里开过砖厂,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他是一个“有钱汉”。
2008年,段国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个村子,穷得叮当响,啥也没有。”段国军说,一没阵地,二没人才,三缺产业,“我都没心思干下去了”。
2018年,窑儿村被评为“软弱涣散村”,此时的段国军“脸上挂不住了”。“人要脸树要皮,咱要努力一把,得把村上的事办好,让村上产业大起来,支部强起来,老百姓富起来。”此时的段国军将精力投入到了窑儿村的事业发展上。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了解决“软弱涣散村”的问题,宁夏实施“四个一”措施,即要求一名县级领导联村、一名乡镇班子成员包村、一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一个机关单位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