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去了几次农批市场买菜,一方面想集中采购,减少出门的时间;另一方面批发市场的菜品相对丰富,价格也实惠一些。转了几个摊位后大概就知道有些什么菜卖,大部分都是大棚菜,当季与本地菜相对较少比较难找。新生代的人估计也不知道当季有些什么菜,总体来说就是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图片
从某种上来说,我们挑选食材,为的是吃得有营养一些,不仅仅满足口欲,希望好食材能帮助身体保持或提升健康。
身体的健康首先离不开吃,从小长大就靠一个吃字。给人食物就会长大,给人思想就会伟大。
吃的东西从大类分有两类:一是食,二是饮。
今天就谈一谈如何通过饮食,来自测了解自我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
饮食常人的饮食标准是:不偏食,有良好的嗅觉、味觉及食觉。口润不渴,及时喝水。
是不是很简单?可是真没几个人能做得到。
偏食有时候常常被误解,人们不太愿意承认自己偏食。你看我什么都吃,去买菜或餐厅点菜,我都吃啊,而且我都吃完了。其实选来点去都是自己爱吃的。从小到大,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偏食,我还经常自己做饭菜。后来才发现在我不吃的还挺多的,最不喜欢的就是土豆,最爱吃鱼,学了中医健康知识后,才知道到是身体出问题。当一个人特不喜欢或太喜欢吃某种食物时,代表TA的某个脏器功能出问题了。比如说,特别喜欢吃酸的,越酸越喜欢吃,那代表肝脏有点问题了,同样不喜欢吃酸的也是一个意思。偏食实质是代表身体出现不平衡,不平衡才偏。
图片
中医里讲的五味:酸、苦、甘、辛、咸,对应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所谓五色入五脏,食物在经胃的腐化受纳,再经小肠的吸收,精华进入肝脏,再次生化后,给到心包,按五色分别存诸在五脏,这就是五色入五脏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做的就是每天或每餐吃足五种以上颜色的食物就可以了。现代营养学也开始讲食物要多样化,其实背后的理就是这个理。
健康的人口味是平淡的,如果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吃原汁原味,不需要深加工的口味时,代表身体越来越好,反之追求各种重口味,那身体已经发出信号了。重口味的东西进入到胃里,脾就会调到全身大量的体液参于来稀释,以便后续生化。这时人就会感觉口渴,需要喝水,大量喝水。刚喝下的水是需要经过多次生化才能被身体吸收,但这时身体太缺水了,被动被吸收,也就是低层次的水被吸收了,相当不合格的材料用来建房子了,,日后出事是迟早的事。。。那低层次的水在身体里就慢慢引成了饮、痰,非常的麻烦。肥胖就是最著名的标志!
食觉不太好理解,通俗一点就是说“吃嘛嘛香”,一是指能感觉到食物本身的气味,站在厨房外闻到味道就知道炒的是啥菜。二是身体对食物是有个适应性。人生于自然之中,宜吃粗糙简单原生态的食物,过度精细油腻深加工的只会严重破坏体内生态平衡,本该身体自己要去完成的过程,吃进一些细分子、能穿过胃体太极层次的食物,只会让身体不知所措,留存体内排不出,日后就是肿瘤的原材料。
关于饮就更有意思了,饮这一块,往后专门开篇谈一下水是如何在体内生化以及如何选择。
五味使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图片
胃口人需要正常的胃田,中医里常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正常的胃口首先就是要有饥饿感,饥饿感如何来的?
因为脾之升,正常的津液可以能够升上去,也就是腹部中的水能够被脾吸收变成体液,这样腹部就空了,一空了后,由于重力作用,胃就往下坠,然后胃气才会下降,胃气一下降,才会吃东西,感觉到饥饿。
人有饥的感觉。但是不想吃。这是谁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根本不知道饥饱,你让他吃他还能吃下去。
所以这是个脾胃两个层次,能不能吃得下去,问题是在于胃的功能,感觉饥不饥饿是脾的功能。如果说感觉到饥饿了,但是吃不下去,这都胃出问题了。当然还有人既不饿也吃不下,那就是雪上加霜,比较严重了。
如果来说只是不想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消化吸收还是可以的,只是胃气不降治之在脾。胃气不降,治之在脾,要把水给它吸到脾里面去。
只是来说不饿,但是可以吃东西,胃气自己正常的可以下来。那个时候就是需要吃什么?需要治胃。理中类的东西去暖胃。
人体腹部有横膈膜,在吸吸作用下,带动膈膜收缩与放开,物理上推动食物由上往下排,也让肝脏吸收精华,真是非常的奇妙,中医很多时候就是物理学。
在人身体中,从嘴一直到肛门,这中间都是中空的,相当于一个通道,中医通称为胃。与西医说的胃不是一回事。可见大便并不是人体体内的代谢产物,因为压根儿都没进入体内,从中间穿肠而过,精华被吸走,糟粕留下排除体外。小便才真正是人体的代谢物。
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一个人有了正常的饮食与胃口,基本上健康解决了一大半,这是一个来路的问题。人体需要的一切(除氧气)都是通过吃来完成的。在吃的过程中完成各种层次的生化,最后变成身体需要的“精”。夫精者,身之本也。身体不同部位,需要不同能量层次的“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