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医讯交流厅 > 医院交流厅 >

健康互动 《内外伤辨惑论》节选讲记——辨脉


发布日期:2025-04-03 14:32    点击次数:190

下面是详细的讲如何鉴别外感内伤,首先就是讲了“辨脉”,排在第一位,也是沿用伤寒的脉证思维。

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此辨固是,但其说有所未尽耳。

自古分别外感内伤是从脉诊的人迎、气口来辨别的。“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我们前面讲过,人迎是左关脉上一分,气口是右关脉上一分。通过两处脉象的强弱来鉴定外感内伤。但是李东垣认为这个说法不详细,因此就展开了论述。

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阳二十五度。内伤饮食及饮食不节,劳役过甚,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阴二十五度。

首先就阐述外感寒邪后,必于左手脉现。因为左手脉主表,“行阳二十五度”;内伤病,脉现于右手。右手脉主里,“行阴二十五度”。这是左右脉法分表里。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故外感寒邪,则独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者、急甚于弦,是足太阳寒水之脉,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见手少阴心火之脉,丁与壬合,内显洪大,乃伤寒脉也。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二倍、三倍。

外感寒邪后在左寸人迎多现脉浮紧。紧的特点是摸起来脉象比弦脉要急,除了上下,左右有紧绷感的特点。按之洪大而有力,是实证。

中取显洪大,属于手少阴心火之脉。《伤寒论》浮紧脉没有分左右,再读《伤寒论》时候可用李东垣这种脉学思维来读。

人迎脉,浮而缓,是感风邪。但注意缓脉不是软弱无力的,一定是沉有力的。如果无力,起码要考虑正虚,桂枝新加汤就是张仲景先师给我们的范式。

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在少阴则两倍,太阴则三倍,此内伤饮食之脉。

整体来说如果右寸气口大于人迎,就要考虑是内伤。但要特别留意,它沉取往往是无力的。

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心火之势亦来搏肺,经云:侮所不胜,寡于畏者是也。

如果右手寸现数脉,是火克金之象。土虚则木乘之。

365建站

故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时一代而涩也。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脉,洪大而数者,心脉刑肺也;急者,肝木挟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劳役,惟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数中显缓时一代也。

若右手寸脉急大而涩代,土虚导致金亏,又得木火侮之,故脉如此。若果内伤不是很重,多是仅右关脉大而数,沉取应无力。

如饮食不节,寒温失所,则先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惟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也。

如饮食不节,寒温失所,损伤脾胃,则首先右关弱脉类。还没有出现阳气浮越之象。但也可能大数脉或微缓代脉。

宿食不消,则独右关脉沉而滑。经云,脉滑者,有宿食也。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宿食不消,就是有食积,则独右关脉沉滑。滑是有形的集聚,应该用下法。可用保和丸加减。

这里需要大家特别留意,内伤多是虚症,但也有食积等实证。

以此辨之,岂不明白易见乎。但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诊候,故复说病证以辨之。

通过脉鉴别内伤外感,简单明了。但不是专业的医生不会诊脉,李东垣这里就让他们通过病症辨别。这里有个潜台词,诊脉是一个医生必备的核心技能,有别于其他非专业人员。后面本书是从外感、内伤各种不同症状来鉴别的。有辨寒热、外感八风之邪、手心手背、口鼻等,非常细。我们仅选了“辨寒热”来举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