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医讯交流厅 > 医院交流厅 >

交流厅 足太阴脾经的21穴应用


发布日期:2025-04-07 01:43    点击次数:77

韓同讲解足太阴脾经21穴

一、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指大趾的内侧端),循指内侧白肉际(白肉际:指四肢掌(跖)面与背面交接处,因掌(跖)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背面的皮肤较薄而色深,故又称赤白肉际),过核骨(核骨:指第1跖骨的头部凸起,形如半个果核,故名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shuàn):原作“踹”,指小腿后的腓肠肌。《说文解字·肉部》:“腨,腓肠也”。玄应《一切经音义》:“江南言腓肠,中国言腨肠”)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足厥阴、太阴经脉在内踝上8寸处前后交叉,在此之下,足三阴经从前到后的排列顺序为:足厥阴肝经一足太阴脾经一足少阴肾经。8寸之上则为:足太阴脾经一足阴肝经一足少阴肾经),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咽:《类经图翼》注曰“咽以咽物,居喉之后”。此处兼指食管)连舌本,散舌下(“舌本”指舌根。根据脏象理论,心开窍于舌,但从经络角度看,足太阴、少阴经脉与舌的联系更密切,二者均连舌本)。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交手少阴心经)。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大包穴),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二、循行路线:

  起于大趾内侧端(隐白),循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过第1跖骨头(太白),沿足内侧行至内踝前(公孙、商丘),向上行于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三阴交、漏谷),在内踝上8寸处与足厥阴肝经交叉,行至其前面(地机),上行膝关节内侧前面(阴陵泉),循大腿内侧前面(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属脾,络胃(腹哀),穿过膈肌(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沿食管旁,连舌根,布散舌下。它的支脉,从胃发出,穿过膈肌,注人心中,交接于手少阴心经。

三、循行总结:

(1)从足走胸,在内踝上8寸之下行于足厥阴、少阴之间;在8寸之上则与足厥阴经前后交叉,行于下肢内侧前缘。

(2)属脾,络胃,注心中,连舌本,散舌下。

(3)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四、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云:是动则病,舌本强(“强”指舌根僵硬。足太阴脾经脉“连舌本,散舌下",经筋“贯舌本”。若其经脉变动,舌本失养,则出现舌根部僵硬,运动不灵活),食则呕(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若脾虚失运,则胃受纳亦失司,故每食则呕,与一般胃气上逆所致的不食亦呕不同),胃脘痛,腹胀善噫(善噫:因脾失健运,气机不利,浊气不降而上逆,故频繁嗳气,患者同时可能伴有腹胀),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后”指大便,“气”指矢气。此症病机与“善噫”相同,排便与矢气后则气机通畅,浊气下降,腹胀减轻,故感到轻松。但是,这种轻松舒适只是暂时的,若脾失健运的情况得不到改善,稍后浊气又会重新积聚,再次出现腹胀),身体皆重(脾主四肢肌肉,若牌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肌肉失养;又脾虚则水湿内停,故患者感到身体沉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舌根部疼痛,舌体运动不灵活。根据《灵枢·经脉》记载,足太阴、少阴经脉与“舌本”(舌根)相连,而唯有足太阴脾经提及“舌本强”、“舌本痛,体不能动摇”两个病候,并且分别列为是动与是主所生病的第一症,由此可见足太阴脾经与舌的关系十分密切),食不下,烦心(足太阴脾经入心中,若脾虚气血生化不足,则心神失养,心脾两虚,表现为心烦),心下急痛(“心下”指胃脘部,若见心下疼痛急迫,类似胃痉挛、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溏(指大便溏薄不成形,或有不消化的食物,形如鸭便,故又名“鸭溏”,是脾气虚的典型表现)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块)泄(指腹泻。溏与泄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大便稀薄、不成形,但每日大便次数基本正常;后者则为大便次数增加,每日2次以上,同时伴有腹痛、肠鸣、腹中痞块(瘕)等),水闭(脾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或聚于腠理而为水肿;或结聚膀胱而为小便不利),黄疸(可以分为阳黄与阴黄,两者均与水湿有关,前者病因为湿热蕴结,后者病因为健运,水湿内停),不能卧(病因为水湿内停,阻滞气机,平卧时气机运行更加不畅),强立股膝内肿、厥(强立股膝内肿、厥:湿性下注,长时间站立则水湿下行,表现为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不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脾主四肢肌肉,若脾虚则四肢肌肉失养,故表现为周身关节弛纵不收)。

五、临床应用:

(1)脾胃病:纳呆、呕吐、胃脘痛、腹胀、便溏、泄泻、水肿、痰饮、黄疸等。常用腧穴为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大横。

(2)舌病:舌根痛、舌体强硬或弛缓不收。常用腧穴为太白、公孙、三阴交。

(3)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妊娠呕吐、难产、胞衣不下、恶露不尽、不孕等。常用腧穴为隐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站群论坛

(4)泌尿生殖系统病:遗尿、尿频、尿潴留、淋证、肾绞痛、遗精、阳痿、不育等。常用腧穴为三阴交、阴陵泉、血海。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365站群VIP

(5)皮肤病: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等。常用腧穴为三阴交、血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友情链接: